石膏,材料届的“白富美”,其制品多为工艺品、艺术线条、造型板等。由于它细腻、易塑形、固化快等特性,配合其他的化学原料,摇身一变,成为了地面找平的中流砥柱——石膏自流平。
小伙伴们可能对石膏自流平比较陌生,但其实很多大型地产公司早已将它应用于精装修住宅地面找平做法中了,只不过石膏自流平无法作为面层材料,才不被咱们熟知罢了,今天就从以下几点来聊一聊石膏自流平:
1、什么是石膏自流平?它的特点是什么?
2、实际应用中与传统材料的对比
1、什么是石膏自流平?a、石膏自流平是自流平地面找平石膏的简称,又称为石膏基自流平砂浆。
是由石膏材料、特种骨料及各种建筑化学添加剂在工厂精心配置、混合均匀而制得的一种专门用于地面找平的干粉砂浆。
2、石膏自流平的特点
a、找平精度高
流动度高,自动流平,平整度较高,为各类型面层材料的铺设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从而提高了建筑品质。
b、不开裂、不空鼓,厚度可控
收缩率小于0.02%,在3~60mm 任意厚度均可一次性浇筑,且可以做到不开裂、不空鼓,大大增加了自流平适应范围。
c、强度高,不起灰
可根据不同环境要求,在15MPa至60MPa之间自由控制,提高了产品的适应性。
d、可机械化施工,效率高,缩短工期
机械化泵送施工,日铺设面积可达800-1000㎡,产品稳定性高,短时间即可上人行走,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e、降,增加层高
密度低,可有效降低建筑载荷,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抗震等级。石膏基自流平厚度较薄可为3mm,可增加层高,可使空间利用率提高。
f、保温、隔音性能好
热稳定性好,用做"地暖”回填找平,不会因热胀冷缩产生开裂、起鼓等现象。硬化后有一定的弹性,有一定的隔音效果。
g、健康环保
具有呼吸性,可改善室内微循环,调节室内空气湿度,特别适用于地毯铺设,可保持地毯的干燥性。
实际应用中与传统材料的对比
石膏自流平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多的应用于地暖回填和薄层的二次找平,由于其的优点,特别适合于精装修设计中,可以更好的呈现出预想的设计效果。
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实际应用的方向来比较一下石膏自流平与传统找平材料。
1、地暖回填
传统的地暖回填材料为普通豆石混凝土。
a、铺设厚度
普通豆石混凝土:结构为结构层→保温层→回填层→找平层→装饰面层,厚度约为8cm。
石膏自流平:*找平层,可减小铺设厚度,总体厚度约为6cm。
b、材料性能
普通豆石混凝土:不易搅拌均匀,没有流动性,易产生空隙,不利于热传导。
石膏自流平:易分布均匀,有很好的流动性,不易产生空隙,利于热传导。
石膏自流平具有流动性
c、施工工艺
普通豆石混凝土:手动搅拌,人工找平,施工速度较慢,工期长,并且无法实现精准找平。
石膏自流平:机械搅拌,机械泵送自流动找平,施工速度快,可缩短工期,可精准找平
d、成品效果
普通豆石混凝土:完成后,表面平整度较难保证,易形成装饰面层的开裂、空鼓、起皮等情况。
石膏自流平:完成后,表面平整度高,装饰面层不易产生开裂、空鼓、起皮等情况。
2、薄层的二次找平
地砖、木地板、地毯和PVC地材等薄层的铺设,对基层的平整性要求很高,传统的找平材料为水泥基自流平。
a、铺设厚度
水泥基自流平:铺设厚度≤5mm,无法应用在地面高差较大的区域,应用范围受限。
石膏自流平:铺设厚度自由,3~60mm均可,应用范围广泛。
b、材料性能
水泥基自流平:收缩率高,材料稳定性差。